今年兩會上,出現(xiàn)一個美國小伙子的瘦高身影,穿梭在兩會會場之間。他叫Erik Nilsson,他給自己取了一個像模像樣的中文名字:聶子瑞。
作為中國日報的一名資深外籍專家,戴著厚厚眼鏡片的他除了忙碌的報道工作外,決定每天圍繞一個兩會熱詞,拍一段兩會知識短視頻。
中國日報從3月4日起,推出原創(chuàng)新媒體欄目:《艾瑞克跑兩會》。十二天、十二個熱詞、十二個一分鐘的微視頻,讓我們了解不一樣的兩會。
你是否還能被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吸引?還是有點厭倦了同質(zhì)化的推送消息?明星委員們的一舉一動是否已經(jīng)難以博取眼球?還是忙碌的你,也許每天只有幾分鐘關(guān)注兩會新聞?
那么如果能用一分鐘,一邊聽著純正的美式發(fā)音,學著最熱的兩會英文;一邊了解兩會熱點和冷知識,還能看精彩的短視頻呢?干貨來了!
戳↓↓視頻,一起來看看艾瑞克的兩會第一天吧!
2006年艾瑞克就來到了北京,一直在中國日報社工作,平日和同事也多用中文交流。他青梅竹馬的妻子Carol也來自美國,在北京一所大學教書。女兒Lily和小兒子Sagan也相繼出生在北京。
為了讓Lily更了解中國,艾瑞克沒有把她送到國際學校,而是進入了一所普通的本地幼兒園,于是中文成了Lily的母語。為此艾瑞克還經(jīng)?!吧埔馓嵝选币呀?jīng)帶著濃濃北京口音的女兒:“你的英文也不能落下哦!”前不久,Lily受邀還為一部火遍網(wǎng)絡的動畫配音,萌萌的聲音讓觀眾們表示“心都化了”。
很多長期工作生活在中國的外籍人士,最大的特點就是了解到了某些西方媒體偏見報道外的真實中國,隨即也深深喜歡上了中國的生活和文化,艾瑞克也不例外。很多外國朋友都會說一句:“我愛中國”。但有些靦腆的Erik是一個行動派,他對中國是“愛到骨頭里的”。
而且他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
十多年里,艾瑞克走遍全中國。他冒著生命危險在前方報道了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參與編寫了20多本關(guān)于中國的書。身為一名志愿者,艾瑞克長期資助青海藏區(qū)的牧民孩子,為需要手術(shù)的孩子募集善款。他還籌集物資為牧民家庭提供太陽能板等生活必需品。
而對于真正的朋友,中國人是懂得感恩的。這也是艾瑞克選擇在這里生活的原因之一。
去年,艾瑞克獲得了中國政府頒發(fā)給外籍人士的最高榮譽:中國國家友誼獎。同其他獲獎者一道,他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李克強總理的接見。
那么,讓我們關(guān)注艾瑞克在兩會。謝謝你,艾瑞克,我們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