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利-布朗(英)
我們總是喜歡用民族、文化或者政治立場將這個世界分為不同的群體。國家可以分為多黨制國家與一黨制國家或者分為君主政體與共和政體。從經濟上也可以分為計劃經濟主導與市場主導兩類。
然而現(xiàn)實世界沒有那么簡單,眼下就有一些細微而不可言明的分類標準出現(xiàn)。近十年來,分析家們把這個世界上的國家分為了饑渴型和滿足型兩個類別。前者總渴望獲得更多,而后者則安于守成。 雖然都有追求,但兩者區(qū)別在于達成追求目標的標準不同。
“態(tài)度”劃分出的兩類國家
國家現(xiàn)在所處的境況如何?國家近期的目標是什么?這兩個簡單問題的答案可以成為當下我們區(qū)別兩類國家的標準。照此標準,我們看到了有一類國家,充滿懷舊情緒,向往回到美好而確定的過去。而另外一類國家則對未來充滿期待.
2016年的兩大事件----特朗普在美國當選和英國成功的脫歐—可以說是這種懷舊世界觀的典型例子。整個國家也受這種情緒左右。用“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特朗普喚醒了美國人對二戰(zhàn)后那段輝煌歷史的集體記憶。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至少在越戰(zhàn)之前,民眾生活安逸物質供應豐富,美國夢成為了活生生的現(xiàn)實,國內民眾信心爆棚,對未來充滿期待。儼然一個黃金時代。英國在戰(zhàn)后的情況也類似。大局初定,借著大英帝國的余溫,民眾安心社會穩(wěn)定。借著對大英帝國這段美好歲月的懷念,尤其是溫斯頓-丘吉爾的時代形象,脫歐派們最終獲勝。那段時期確實是一個屬于英雄的時代。但人們也許忘記問一句,我們今天是否還需要那些英雄了。
回憶那些失落、犧牲和奮斗的過往
中國的近現(xiàn)代史,從積貧積弱備受外侮的滿清王朝開始,接著不久就是八年生靈涂炭的全民抗戰(zhàn),而隨后就是曲折坎坷的新中國重建之路。期間可謂劫難無數(shù),整個中華民族在貧窮和危機中披荊斬棘艱難前行。
中國今天的年輕人,雖然崇敬先輩們的堅毅精神,但他們絕不想重溫那段歷史。對今天的中國年輕人而言,未來新奇而美好,跟過去完全不同。而今天中國與西方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此。中國人朝氣蓬勃相信明天會更好。
懷舊顯然在中國沒有市場。特朗普政府提出“讓美國再次偉大”,而中國只是希望讓自己的國家強大。當然中國人對漢唐盛世的過往也充滿懷念,但這更多是一種文化自信心的表現(xiàn)。并不是真要回到漢唐帝國的時代。
對未來的勁頭是國力重要組成
在即將到來的新時代,中國第一次將自己歸為一個中等收入國家,并且實現(xiàn)了自己定義的現(xiàn)代化。這種勁頭正是國家力量的源泉所在,這比生產增長和財富增加重要的多。尤其在當下這個時代,這種精神甚至是一個國力量最為重要的部分。
因為不關心未來,懷舊往往使人退縮,從而退入歷史的囚籠中。而中國當下最關注的就是未來,準確地說就是注定不同于過去的期待。
凱利·布朗,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