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蓉和她的作品。
受訪者供圖
在石庫門的斑駁光影里,一位女孩用手中的畫筆,記錄下了老上海的煙火氣。如今,她用畫筆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更成為了中華文化的傳播者。她就是澳大利亞華人藝術家——楊蓉。
藝術探索
楊蓉從小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我小時候最喜歡聽山海經之類的神話鬼怪傳說和三俠五義等歷史故事,喜歡拿著筆涂涂畫畫。受我爺爺的影響,我的藝術鑒賞能力也慢慢培養(yǎng)起來”。
起初,家里人并不支持楊蓉繪畫,楊蓉只能利用課余時間自己學習。沒有專業(yè)的美術老師輔導,楊蓉就每天放學后坐在家門口,用省下的零花錢買水彩顏料,憑自己的直覺描畫上海老弄堂里充滿煙火氣息的生活景象。她的繪畫對象有坐在竹椅上乘涼的老奶奶、垃圾箱旁邊的掃帚和拖把、水龍頭下裝著魚和青菜的菜籃子……可沒想到就是這么寥寥幾筆的寫生稿,竟然惟妙惟肖,一下子就打動了鄰居的美院高才生,主動跑來輔導楊蓉學習繪畫。
很快,楊蓉的繪畫天賦就得到了印證,第一次參加市少年宮的美術比賽,小小年紀的楊蓉就得了一等獎。自此以后,家里再也沒有人阻攔她畫畫了。
考上美校設計專業(yè)后,為了汲取靈感,楊蓉多次走訪中國各地。景德鎮(zhèn)陶瓷繪畫、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古代石窟造像藝術、唐宋建筑和佛教造像以及傳統戲曲,都成為了她筆下的中華元素。“這些寶貴的文化旅程和歷史探索,給我的繪畫創(chuàng)作帶來了豐富的哲學理念和創(chuàng)作靈感?!睏钊卣f。
2014年,楊蓉遠赴澳大利亞交流,在一次中澳展覽上,外國記者發(fā)問:“為什么你們的國畫,從構圖到色彩到線條,一千多年都沒什么變化?”楊蓉說:“中國畫并不是簡單的繪畫,而是歷代文人心靈感悟的展現。雖然宋元、明清和20世紀的山水畫從構圖筆墨上看似相同,但是其中的寄情山水、家國情懷、宇宙道行、天人合一等精神境界,每個時代都是不同的。”
在澳大利亞時間長了,楊蓉對于繪畫理念有了新的理解,她開始思考如何將東西方審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向海外傳播東方文化。楊蓉說:“我想用西方人特別是西方年輕人所喜聞樂見的當代藝術風格和技法創(chuàng)作自己獨特的作品。”
楊蓉從古代圖騰、戲曲臉譜、神話人物等中國特有的傳統元素中獲得了靈感:將京劇、儺戲、金剛舞等民族戲曲中的臉譜和服飾,作為東方文化的結構元素;將西方的一些繪畫表達技法融入自己的繪畫風格。
藝術橋梁
楊蓉在融合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文化方面的藝術堅持不僅讓她的作品在藝術界獲得了認可,也讓她成為了文化交流的使者。2023年,楊蓉個人畫展在墨爾本的澳大利亞華人歷史博物館展出。展覽期間,每天都有當地學校組織師生員工來參觀?!傲钗矣∠筇貏e深刻的是當地一所學校,師生們需要坐車兩個小時從一百多公里外來市區(qū)看展覽,但他們對繪畫作品都充滿好奇”。
面對求知欲旺盛的學生們,楊蓉也會非常耐心地陪他們一起看畫?!皩W生們會提出很多問題:這個臉譜代表什么?這個服裝是中國古代的嗎?這個雪山是不是喜馬拉雅山脈?我都會給他們一一講解這些故事和內在含義。從山海經講到龍圖騰,從藏族金剛舞講到京劇臉譜,從岡仁波齊講到嵩山少林寺。”楊蓉說,“每每看到當地學生對中華文化如此感興趣,我都十分欣慰。”
今年,楊蓉作為訪問學者來到美國,開始拓展全新的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剛來美國一個月,楊蓉就收到了紐約一所藝術機構的邀請,希望借助楊蓉的作品在明年的亞洲藝術周上推廣中國文化元素。
“這家藝術機構的主席是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非常熱愛中國文化。但機構幾位年輕的策展人,則對我作品里的古代圖騰、戲曲臉譜、神話符號比較陌生?!睏钊卣f,“由于文化差異,我講解了一個小時,這些年輕人依舊無法理解其中的含義。如果不能理解,那么就無法策劃出一個好的展覽方案?!?/p>
“就在大家陷入膠著時,老太太當場提出,讓我畫一條旅游線路,她準備親自帶隊到中國去聽京劇、吃川菜、看變臉、考察石窟壁畫?!睏钊匦χ_心地說,“想要真正了解中國元素,確實需要親身經歷感受一番!”
藝術傳承
藝術的傳承不僅在于作品的創(chuàng)作,更在于文化的傳播和教育。因此,在自身的藝術探索之外,楊蓉不忘將目光投向青少年。她積極參加各類青少年繪畫交流活動,希望通過繪畫這一直觀的藝術形式,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和傳承中華文化。
今年7月,在“融!一江一河的對話——上海墨爾本雙城國際青少年藝術交流展”上,楊蓉作為評委出席。兩地的青少年學生,以上海的黃浦江和墨爾本的雅拉河為主題,創(chuàng)作繪畫作品,優(yōu)秀的作品將在上海和墨爾本分別展覽。
巧合的是,楊蓉注意到有位華裔朋友的女兒也參加了這次展覽。然而,這位朋友的女兒從小在墨爾本長大,對上海的印象已經很模糊了,于是跑來請教楊蓉?!拔腋嬖V她,黃浦江作為上海的母親河,是上海過去和現在的重要歷史見證,對上海有著獨特的意義”。
在楊蓉的提點下,這位小姑娘觀看了大量上海的視頻資料,不但對如今的上海有了新的見解,也開始對祖籍國的發(fā)展迸發(fā)出贊嘆。而她的參賽作品,既展現了東方明珠的巍峨雄姿,又畫龍點睛般地用黃浦江上蜿蜒盤旋的大橋將上海和墨爾本連接在一起,很好地體現了雙城展的寓意,獲得了評委的一致好評。
“看到兩地的孩子們能夠通過繪畫展覽,加深對祖(籍)國的了解和感情,比我自己得獎還高興?!睏钊丶拥卣f,“我特別重視中國和海外的藝術交流活動,尤其是青少年群體。于國內青少年而言,這是能夠走出去交流,擁有國際藝術視野的機會。而在海外的華人青少年,也可以通過這樣的藝術活動,更多地了解祖(籍)國傳統文化,了解當今蓬勃發(fā)展的新面貌?!?/p>
如今,楊蓉正專注于中國藝術的海外傳承和跨文化融合的研究。她的目標已經不限于展現個人藝術成就,更希望通過多元化的藝術交流活動,促進中國藝術家群體創(chuàng)作的多樣性與包容性。
“未來,我想邀請更多的中國藝術家包括青少年,赴美創(chuàng)作和展覽,在全球范圍內舉辦中國藝術巡回展覽,向世界展現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楊蓉說。
(楊寧翟佳怡)